股票代码|688353

Cn|En

远景动力如何锻造储能“长板”?

2023.05.17

2023年以来,电力储能领域一方面延续了去年的高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市场也在对于参与企业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和挑战。

 

在国内,随着风光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的进一步提升,作为电力基础设施的储能,参与到电网调度运营已经势在必行。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合计125GW,连续三年突破100GW,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已经超过30%。

 

而越来越高的新能源发电占比,必然需要发挥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市场化价值与作用。


在远景动力中国区总裁赵卫军看来,过去几年,国内电力储能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参与电网调度,而一旦开始参与调度,将会成为储能好坏与否的试金石,能否真正接受电网调度和电力交易的考验,将成为储能电池企业最大的挑战。

 

在海外,欧洲、美国等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对于储能电池的零碳化、本地化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

 

在欧洲,4月18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靴子落地,标志着欧盟将成为全球首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按照计划,CBAM将于今年10月开始试运行。

 

除了征收碳关税,欧盟还在加大要求新能源关键技术及产品的本地化生产。

 

今年3月发布的《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欧盟所需的清洁技术至少40%在盟内制造,同时,对制造绿色技术所需的关键矿物供应。目标之一是至少40%的原材料加工和提炼在欧盟进行。

 

而在美国,IRA法案的实施,已经开始加大新能源相关产业的本地化生产与部署。

 

欧美市场的高压之下,倒逼中国供应链企业要快速行动。毫无疑问,谁能在零碳转型和本地化产能部署先行一步,谁就能在海外储能市场竞逐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而上述国内外市场的两大挑战,恰恰却是远景动力参与储能领域竞逐时的“长板”。

 

近日,高工储能等媒体一行实地走访了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探访远景动力的鄂尔多斯电池工厂与风储项目,并同企业高层深入交流。

 

通过走访,高工储能观察到,远景正在通过储能电池的车规级制造、风储项目的前瞻布局、零碳产业园新业态等多种形式,探索在储能领域的生态部署,并将其向全球范围快速复制。


500万颗电芯交付背后

远景动力的智造“秘密”


从2022年4月投产,到2023年4月底实现500万颗电芯量产交付。

 

短短两年时间,远景动力在位于黄河几字弯中心位置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内,实现了北方最大规模储能电池工厂的量产及全球交付,并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备战全球储能市场竞逐。


截至目前,远景动力的储能电池在手订单累计已经超过70GWh。预计2023年,储能电池的交付量将超过15GWh。

 

高工储能获悉,该项目一期10.5GWh的储能电池专用产线已经满产,在2023年的市场需求下,二期20GWh项目也已经启动建设。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实现储能专用电池量产的企业,鄂尔多斯电池工厂从一开始就导入国际车企的车规级电池制造流程,确保储能电池的极致安全与优异品质。

 

远景动力制造中心负责人、鄂尔多斯基地总经理张阳介绍,车规级的要求既体现在对于质量控制体系、工艺控制体系的严苛要求,同时也包括从资源、技术与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制造流程管控、物流、交付等全流程的高标准要求和流程控制。

 

据了解,该产线具备超过1300项制造过程质量实时管控点,以精细化管控、精益化生产的模式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而基于车规级的制造要求,远景还提出了深度制造的理念。

 


由于锂电池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及工序的极度复杂,每个工序环节的微小偏差都会对最终的产品良率产生直接影响。

 

赵卫军介绍,一方面,远景动力做了大量的架构模型,包括设备模型、生产工艺模型等,通过数据模型的建构和应用,可以大幅降低各个工艺环节参数波动对于产品一致性影响,再结合 AIoT 技术赋能数字化管理,真正实现对于产线的实时监测与预防,确保储能电芯最终的高品质和高良率。

 

与此同时,基于对于产品、工艺、产线等的深度理解,远景动力加强在关键设备环节的自研能力,这既包括了硬件设备,也包括了软件系统,通过设备自研,可以将自身对于工艺的理解、数据的积淀融入进去,从而更好的实现产线的高效率高品质智造。

 

车规级标准和深度智造导入的背后,其实是远景动力对于储能场景的深刻理解:储能电池需要与系统高度耦合,电子电力、电气、电化学等互相协同作战,形成一个安全、长期有效“电力基础设施”。


风储融合,远景动力的储能应用探索

 

在鄂尔多斯,远景不仅仅生产储能电池,还在做储能应用的前瞻性部署和探索。

 

高工储能走访了阿斯日音风储电站 ,该场站采用远景能源智慧液冷储能系统,总容量 60MW/120MWh。

 

其中,储能直流系统采用远景动力 305Ah 储能专用电芯,电池插箱基CTP技术成组,采用液冷型散热设计,电池插箱级的全氟己酮消防方案;储能交流系统采用自研高功率密度的液冷型储能换流器(PCS)。

 

目前,尽管该场站的储能系统仍处于前期测试,场站负责人介绍,已经做好了随时被电网调度的准备。


之所以要参与到储能应用的部署,在远景看来,储能的本质是交易,会交易的储能才会代表未来。

 

而真正了解电力交易,帮助储能业务实现最大化的收益,这也是远景参与国内储能市场竞逐时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高工储能了解到,远景在几年前就开始搭建储能系统的电力交易软件,可以支持风光储的协同参与电力交易,或储能独立参与电力交易。

 

通过实时和日前精准的电价预测,以及新能源场站的出力预测,远景可以结合储能设备SOC状态,定制化智能AI交易策略,帮助业主提升电力交易的收益,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为储能开拓更广阔的价值空间。


零碳“绿洲”加速全球复制


全球零碳转型的大背景下,远景在鄂尔多斯打造的零碳产业园,不仅能够实现储能电池制造的零碳转型,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同时零碳产业园也正在成为远景对外的核心产品,向全球范围复制。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依托远景科技集团在可再生能源、智能物联网、碳管理领域的创新科技,基于“新型能源系统”“零碳数字操作系统”“绿色新工业集群”三大支柱,协同风机、光伏、储能等绿色能源装备,实现园区内生产100%使用绿色能源,同时在用能成本上,零碳产业园比传统产业园更具竞争力。

 

远景北方公司总经理俞乐介绍:“我们现在能够给入园企业提供的电价大概在0.38元左右,这相比于现在蒙西地区的一般工商业用电0.45元,下降至少 15%,而且全部是绿电。”


正是基于这些优势,园区正在形成以远景为龙头,华景、万锂泰、镕锂为配套的电池及储能产业链;以隆基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美锦国鸿、协鑫集团为龙头的氢燃料电池及绿氢设备制造产业链;以上汽红岩、捷氢科技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

 

不仅如此,在零碳产业园内,远景动力通过利用方舟碳管理系统,对储能电芯产品进行了“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分析,从原料开采、加工、包装、运输到生产、污染物排放等流程进行了精准的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的信息被记录在储能电芯产品的“零碳绿码”中,展示透明、可追溯、可认证的碳足迹数据,让产品无惧碳壁垒,畅行全球。


继去年发布全球首批碳中和动力电池之后,远景动力透露将在近期发布全球首批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 TUV 南德颁发“碳中和认证(PAS2060)”的碳中和储能电池。目前远景动力的储能与动力电池单位产品碳足迹远低于行业同类产品。

 

过去10多年,国际化生产及运营经验确保了远景动力稳定且高品质的产品供应,通过统一严苛的质量标准以及本地化的团队管理能力,远景动力已经在多个国家实现相同品质的产能复制。

 

截至目前,远景动力已经在在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及西班牙设有13大生产基地,到2026年,其零碳电池总产能将超过400GWh。根据规划,远景动力将率先启动位于美国的储能电池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

 

与此同时,远景的零碳产业园也正开始加速全球复制,远景零碳产业园模式将在欧洲、澳洲、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复制推广。未来十年,远景将携手合作伙伴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这意味着,在零碳产业园模式的加持下,远景动力未来可以持续为全球市场提供高品质的零碳电池产能。


远景动力的储能竞争力分析

全球零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正在演化成为一条万亿级的独立赛道。GGII预计,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

 

在愈演愈烈的储能赛道中,对于远景动力而言,依托自身深厚的能源企业基因,加上在全球化的产能部署和运营经验,让其在市场竞逐中的竞争优势日渐清晰。


一是远景深厚的能源“基因”和“底色”,将更好的帮助远景动力理解和洞察储能市场需求,并帮助其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定义。基于对电力交易的深刻理解和前瞻部署,帮助储能业主实现最大化的收益,这是远景参与国内储能市场竞逐时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二是基于零碳产业园打造的零碳电池和多年国际化运营部署的全球化产能,可以让远景动力持续提供高品质的零碳电池产能,实现快速的全球化交付,这让其在参与海外市场的拓展时,明显更具竞争优势。

 

三是储能业务将与远景旗下的风电、能源管理、智能物联、零碳产业园等业务形成协同,在全球业务拓展中更具鲜明的“零碳技术伙伴”特色,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零碳技术解决方案。


摘自:高工储能(若侵权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