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尼西亚新能源市场迎来重要转折。
在韩国LGES正式宣布退出其在印尼的数百亿元大型项目之后,以华友钴业为代表的中国锂电企业有望推进印尼锂电市场,华友钴业董事长陈雪华表示,或联合产业链伙伴共同推进(接手)该项目。无独有偶,宁德时代也于近日传出消息,将寻求10亿美元(约72亿人民币)贷款用于印尼的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计划在印尼西爪哇省卡拉旺建设电池工厂。
不论从金额规模,还是产业链深度来看,以中国锂电产业链集体取代韩国LGES大型锂电项目,有望成为2025年国内锂电集体出海的一次“豪赌”。
据了解,LGES在印尼的一揽子大型锂电项目涵盖镍矿加工、电池制造、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该项目总投资额接近600亿人民币。
LGES退出该项目一方面与全球市场环境变化,该项目盈利能力下降有关,另一方面则是LGES自身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力下滑,难以负担高昂的资本开支。
相比之下,国内锂电企业布局印尼市场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
从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比来看,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中创新航为代表的主要电池企业全球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在欧洲市场,中国锂电企业已全面超越日韩电池企业。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继续发展,国内锂电企业的全球资源配比需求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锂电企业在印尼的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锂电企业在印尼的投资已超2000亿人民币,覆盖镍矿开采、湿法冶炼、电池制造等关键环节,形成“资源-材料-市场”闭环。配合原有的产业效应,新增的锂电项目可充分发挥集群效应,降低产业化成本。
布局印尼市场也可以帮助中国锂电企业在当前的关税摩擦中降低风险。根据美国对等关税,对于印尼出口至美国的锂电材料、锂电池关税为34.5%,远低于国内。
总体来看,印尼的资源禀赋、区域竞争优势,使其成为中国锂电产业链出海的重要枢纽,而借助印尼市场为跳板,中国锂电产业的海外资本、资源进一步扩张。